笔趣阁

五六小说>乾隆四十八年 > 第七百四十六章 朱石君兵出梧州(第1页)

第七百四十六章 朱石君兵出梧州(第1页)

正当郁林城内的大戏开锣,白拿的月饼和赏钱令四县百姓趋之若鹜,而何喜文所部也在暗中摩拳擦掌,准备于八月十四日夜出动,对藤县来个出其不意时,两广总督朱珪突然亲率五千大军抵达了梧州城。

八月十四上午辰时刚过,梧州知府胡有仁率麾下同知、通判、学正并苍梧县县令等官弁,带着全套仪仗卤簿来到了南熏门外的码头上。与其一同前来的,还有梧州协副将徐国才。

“禀大人!制台大人的官船已经过了龙州塘,再有两炷香便到。”

听到禀报,胡有仁带着一众官僚起身出了接官厅,来到岸边等待。八月的广西气候炎热,火辣辣的天气似乎能把人烤化。虽说有身份的官员都有小厮不停的打着扇子,头顶还打着遮阳伞,可豆大的汗珠还是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。

就当众人汗湿透背时,只见一艘华丽的黑楼大船自东面缓缓而来,在这条船的两侧和后面,是如同长蛇一般望不到头的运兵船,其中就包括了米艇、浆艇、快马、快蟹艇、捞缯艇等等,各船的甲板上插满了各色旗帜,声势惊人。如此场面令浔江两岸站满了围观的老百姓。

虽然梧州方面早就接到了滚单,但眼前的场面还是令包括胡有仁在内的一众官员激动万分,这也太给力了!

“府尊,制台大人领大军前来,我梧州府上下定能安然无虞。”

“我梧州有了此等大军,任凭赵逆再凶横,定叫他铩羽而归!”

听到身后众人兴高采烈的议论,胡有仁心里不由长吁一口气,心道有了这支大军,最起码梧州城应该是安了,但愿何喜文的人马会知难而退。

自从北海军占了博白,迅拿下郁林府,梧州知府胡有仁就再没睡过一天好觉。虽然他从未直面过北海军,可普天下的满清官员谁不怕啊?

梧州虽然地处广西偏远,可由于坐落在浔江和桂江水系的交汇点,航运达,四方商旅辐辏,消息灵通的很,广州那边的消息这边一月内就能知道。

说起清代梧州商业之繁华,仅用一个例子就能说明。

清廷对天下州府的等级是以“缺”来划分的。也就是在“冲、繁、疲、难”的基础上,衍生出了最要缺、要缺、中缺、简缺四级。而在如今关内的一百八十三个州府里,有五大最要缺——级肥缺,令无数的四品官心向往之。要是能为官一任,基本上以前当官落下的亏空就能填平,而且自己的小日子也能富裕起来,让家人再不用为银子而愁。

这五大最要缺分别是四川夔州、广东的广州和潮州、以及广西的浔州和梧州。其中四川夔州知府每年俸禄之外的收入高达二十万两白银,广、潮,浔、梧四府则是每年十万两以上。

是的,你没看错,号称膏腴之地的江南一个都没有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是上述五府全都扼守水路咽喉,而且不管是川东还是两广,陆路交通太差,商旅只能走水路。江南就不行了,河道纵横如网,哪个府也无法控制所有水系。

因为有着其他州县难以企及的高额收益,所以这五大肥缺的知府历来都是两年一任,到点儿立码滚蛋换人,绝不给连任机会。谁要敢坏规矩谋求连任,所有四品官共诛之。

胡有仁窝心啊,他前年为了得到这个位置,光是给和珅就送了十万两。这其中几乎有一半都是他从放京贷的人那里借的。常言道,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,他在梧州呆一年就能赚到这个数。

为了在任上捞足银子,牢牢把控税关,他上任的时候光是家奴就带了两百多人,每天人吃马嚼又是好大一笔钱。忙碌了一年,好不容易把之前的借款还上了,眼看着后面的银子都将是自己的了,北海军来了。

虽说这些年北海军跟满清的主战场一直都在关外,可别忘了胶东还有一旮瘩呢。于是乎,北海镇的一些治理手段和政策也逐渐为满清各地官员所知。

像什么废除奴婢、降低商税、州县官除正项俸禄外再无其他收入、各乡组织农会、土改等等,这一桩桩一件件,哪一样都令满清的官僚集团无法接受。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,胡有仁为了银子,决心死守梧州。

嗯。打不过再说打不过的。

当黑楼大船越来越近,船上插着的一杆明黄色大旗也愈显眼,在艳阳丽日下,上面的字看得清清楚楚:钦命内阁学士、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、两广总督、广东巡抚朱。

胡有仁急忙下令放炮奏乐,顷刻间,“嗵嗵嗵”接连三声信炮炸响,白烟袅袅,紧跟着就是鼓乐大作。

等官船靠近时,甲板上早有一名武将挑起门帘,只见一名须花白的官员缓步从舱内走出。此人身材不高,长着一张很有福相的大圆脸,颌下留着一尺长髯,身穿仙鹤补子的石青色官服,外罩黄马褂,红宝石的顶子下拖着一根双眼孔雀花翎。

他,就是有着“帝师”之称,目前出任两广总督的朱珪朱石君。

好吧,让我们欢迎带清以来中进士最年轻的级学霸出场,呱唧呱唧!

说朱珪是级学霸,是因为此人少年便考取秀才,17岁中举,18岁中进士,令天下士林为之瞩目。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,要不是道光朝出了一位更牛掰的林姓学霸,9岁考取秀才,15岁中进士,朱珪肯定稳坐头把交椅。

想什么呢!不是林则徐。那人叫林廷禧,跟林则徐是同乡。

乾隆四十五年,49岁的朱珪离京出任福建学政,一直在南方兜兜转转。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,他和永琰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,二人虽然相隔千里,情谊却丝毫不减。在谢墉、奉宽、朱珪、王杰、刘墉等一众上书房师傅里,永琰和朱珪的关系最好。

历史上的和珅为什么在嘉庆继位后阻止朱珪进京?他不怕王杰,不怕董诰,最担心的就是朱珪回京。后者从中枢到地方,从学政、按察使、布政使、巡抚乃至总督,政治斗争经验太丰富了!到时候跟嘉庆来个师徒里外联手,他再想做“二皇帝”怕是没戏了。

至于被很多人熟知的王尔烈嘛,关系一般般了,根本没有“木鱼石传说”里讲的那么好,否则王尔烈告老时嘉庆不可能去查他的行李。

要知道天下总督里的第二肥缺就是两广,每年到手的银子可是三十万两,而朱珪恰恰当过两广总督。拿这种钱跟清廉与否毫无关系,坐这个位置,就有这么多进项,谁敢不要就是坏了规矩。

按说身为嘉庆最看重的帝师,朱珪这会本应去了京城,升任大学士,入军机处。嘉庆那边刚出了丧期,就下旨召朱珪进京。然而好巧不巧,圣旨还没到广州,何喜文就带着部队从廉州登陆了。

这些年两广总督的位置自李世杰死后一直就没有很好的人选,之前好几年都是广东巡抚郭世勋兼任。去年郭世勋病入膏肓,眼瞅着不行了,乾隆接到奏折后左思右想,便让担任安徽巡抚的朱珪去了广东,出任巡抚,兼任两广总督。

别看朱珪没带兵打过仗,乾隆要的就是他持躬正直和廉洁为民的名声,通过团练来稳定两广局势。这些年清廷在北方连连失利,那些蛰伏于民间的天地会分子和白莲教徒也在蠢蠢欲动。

朱珪深知,若是自己不管不顾的进京,各地团练兵群龙无,两广势必乱成一锅粥,粤海关这个皇帝的钱袋子恐怕难保。广州将军福昌就是个窝囊废,八旗兵和绿营更是没戏,要想抵挡北海军的攻势,除了督标和提标,只能靠团练。

于是他当即给嘉庆上了六百里加急的奏折,言明两广的紧急情况,请求暂时留任。他之前在肇庆等了那些天,就是在等待粤东的团练大军会合。

话说自从赵新和刘胜开着雷神号击退清军的进攻,并炮击香山协后,时任两广总督孙士毅便给乾隆上奏,请求在珠三角各县绅民中招募青壮,组建乡勇,以抵御北海镇从海上的进攻。一开始乾隆还不同意,怕口子一开就再难管住,可等到赵新带着十几个人把半个广州城搅的天翻地覆后,大规模组建团练就成了箭在弦上。

没辙,广州的八旗和绿营真靠不住,而广东的团练其实早有基础,操作起来比其他地区相对容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