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兰时被簇拥进暖轿,熏香暖意冲面而来,他靠枕疲乏地撑额合眼。
辛木跟着一道挤上轿,坐在角落里偷偷看他。
公子的表情像被人抢去了一兜糖。也可能是好多兜。被抢了糖的表情从他一间间去敲那些舱室门开始,直到船靠岸都没有从公子的脸上消失。
他和杨嬷嬷都不知道公子在找什么。嬷嬷问了几次,公子都没有回答。明明很快就可以回家了,不再又冷又饿,可是公子却不是很开心。辛木将这些话偷偷说给杨嬷嬷听时,被她轻轻敲了几下脑袋。
“公子只是累了。”嬷嬷叹了一声。
是吗?可是公子几年前病得最重的时侯还能笑着丢玉佩玩,公子现在都不笑了。辛木不敢再把这话说出来。
轿子被抬起穿过嘈杂人群,进了城往阑井街的方向走。檀香起烟,轻得不能再轻的摇晃中,辛木瞧见公子抬起轿窗帘子往后看。
又是一年木芙蓉时节,花叶拂过轿顶,合余晖落了一地。寒江骤远,残阳寥落,遥远山峦经年不去的雾霭被夜色染透。
孤鹜过水,惊了谁的一捧长梦,不可说。
第17章難堪月
昏黄余晖斜进廊道,仆人们持着长杆勾下高挂的红灯笼,拿火折子点燃当中的蜡烛,挡好避风罩,再重挂上,碰乱了地砖上铺就的花影。
曲折回廊渐次挑亮飞檐粉饰。
木芙蓉掩映的一角门洞,女儿家的絮语轻飘。
“小姐,到底是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受罪呀?”
大丫鬟笙儿拿着挡风的披风追上自家小姐,在系颈带时忍不住问出这句。
不说远的,就说刚刚她去库房那里拿烧暖用的银丝炭,主事管家竟然说还没到冷的时候,要再等半月才能按例拿炭。任她说多少好言软语,不给就是不给,那人几番推托,最后竟还说要拿来王爷的口谕才行。
语气硬邦邦,不通人情至极,笙儿差点当场翻脸。
若是在王都自家府上,莫说这一点不值钱的炭火,便是宫里也难得的三千金丝绞重玉瓶,还是那贵妃娘娘也赞叹的碗大的东海夜明珠,不也都是被小姐看过一眼就堆在私库里落灰。
可惜跑路跑得匆忙,忘记多带两件值钱的。
说到这里,嘀嘀咕咕的笙儿更是气红了粉颊:“说什么没到冷的时节,依我看还不就是吝啬鬼转世,抠门得很。等我家小姐回去,定拿那些腕儿粗的金条砸他们脸上,叫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开开眼。”
笙儿嘴上利索,手下也不停,将两根软滑的绸带系成个精致结扣,又顺着将披风与秋袄前襟袖上些微的褶皱捋正,抬头便看到自家小姐正看她。
这一眼将笙儿看得气头消下,也停了不饶人的嘴,她理亏地声音低下来:“知道了知道了,寄人篱下不可说人是非,奴婢都知道的。奴婢之前都好好的不这样,实在是气攒得太久了。”
付书玉也知道她只是闹些脾气,轻笑着顺她的话说,“管家按规矩办事,听你说下来他也没做错。”
“……奴婢就是担心小姐身子。”
“我知道,笙儿一番好意。”她轻掐了一下小姑娘的脸颊,“既如此,别人无错,就莫再骂人家了。”
不仅无错,人家大发慈悲地收留了她们两个拖油瓶,甚至没有计较她当时以命相胁求收留的无耻行径,实在已是以礼相待至极。付书玉又与笙儿交代几句,让她保证再不这样,才饶过她。
步入回廊,一阵掺着花香的夜风穿堂而过,卷乱裙摆长发,寒凉顺着颈间袖口爬进。
跟在后头的笙儿不禁打了个颤,“这南边的天真奇了怪了,明明没有王都靠北,怎么还没入冬已经这么冷了。”
“近水的地头总是冷些,而且洛临城这里还不算最南边,要一直往下过了宿丘关,高山将北下的寒潮冬风挡住,去到丘陵一带才堪堪算得上四季如春。”付书玉道。
她将风扬起的鬓发收至耳后,高悬的灯笼光在身后拖下妙曼的影子,“或许等到来年冬天,你我也有缘分去到那里一观。”
笙儿一直知道自家小姐心气高,不愿被拘于深宅大院里。即使王都司徒府占地近百亩,楼台亭阁揽无尽繁华,也不行。夫人常怨怼小姐读太多书把人都读傻了,点火焚书的事情不知做了几回。小姐开始还会生气,后来便一笑了之,他们都以为她是要改贤良淑德的正道。
然而,笙儿不久前才头一回知道,王都多少人艳羡着的姻缘,小姐原也是不想要的。为的什么,往更深了想,却是比做学问还艰深的事情,而笙儿从来避看书练字唯恐不及,更别说想这样令脑袋疼的事情。